风头正劲的懂王突然觉得情况不妙,联合国那边一片混乱,多国根本不给美国留脸面。同时,伊朗正打算封锁美国的命脉,让懂王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双输的局面。于是,他迅速改变了态度,开始发出一些暗示。而如今的伊朗,已经只有最后一步。
在6月21日这天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声,表示当天凌晨进行的“午夜重锤”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。通过精准打击伊朗境内的一些关键核设施,此次行动有效延缓了伊朗多年来一直在推进的核计划。
不久之后,伊朗方面证实了这一消息。美国空军的B-2隐形轰炸机配合巨型钻地弹对埋藏在地下90米深的福尔道核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,给这个关键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。
对于伊朗而言,这次特朗普毫不犹豫的突袭简直是无法忍受。他们的雷达警报和防空系统简直形同虚设,不仅让美国的战机如鱼得水,就连拦截导弹的能力也完全丧失了。
事后,也就是当地时间21日白天,白宫内部的一个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特朗普之所以批准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行动,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给伊朗高层施加压力,从而促使他们重新回到谈判桌上。
为了解释自己的立场,特朗普早些时候特别强调,美国的军事行动只是在处理所谓的安全威胁,并不打算推翻伊朗的政权。
不仅仅是他,和他一同处理事务的防长海格赛斯,还有国务卿鲁比奥,近期也都表示不打算追求伊朗政权的更替。
不过在不到24小时内,特朗普对伊朗的看法,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。
22日晚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言,称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用“更迭政权”来形容,不太准确。不过,要是现政权搞不定让伊朗再辉煌,那换个政权也无所谓。
这下子,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的态度终于摆明了。他的意思就是要除掉伊朗的高层,支持一个亲西方的政权,这才是美以联盟的真正目的。
聊聊吧,特朗普为什么宁愿前后矛盾,自己打自己的脸,依然要暗示要颠覆伊朗现政权,背后其实藏着几个主要原因,咱们大致可以用四个要点来说清楚。
自然是野心膨胀,白宫这次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,让特朗普看到了扳倒伊朗现政权的机会。对他来讲,和花钱又费事的空袭比起来,直接搞掉政权,简直就是省事省力。
围绕着伊朗的援助,大家可以看到,美国这次突然出手可把伊朗惹得相当愤怒。国内对于接下来要把目标瞄准在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的声音,真是一波接一波,热闹得很。
不过,目前伊朗军方的头脑还是很明确的。他们把主要矛盾聚焦在以色列,显得相当理智。
对于美国来说,以色列不仅是外交上的好伙伴,还是中东地缘博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,必须要全力支持。其实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的那些暗示,正是为了帮助以色列分担舆论和军事的压力。
第三,恼羞成怒。这主要是因为多国在安理会上对美以联盟的各种揭露。22日,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,针对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,中、俄等国家都发出了统一的谴责声音。
俄罗斯驻联合国的大使在讲话时提到,美国的举动显然在加剧人们的苦难,简直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再次上演。
我们除了对美国的行为表示谴责,还揭露了特朗普政府所谓“军事行动”背后,实际上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主权国家的粗暴侵略。
在美以这边,他们竟然把自己的行动称作“正义之举”,为自己打掩护。特朗普心里想着,既然美国早已把自己包装成正义的代言人,那喊出更换政权的口号,简直就是顺势而为。
第四,鱼死网破。当地时间6月22日,伊朗明确表示,议会支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决议,这一下让美国紧张了起来。一旦霍尔木兹海峡真的关闭,对美国来说可就麻烦大了。
以沙特和阿联酋为代表的那些亲西方的石油国家,可能会遭遇石油运输受阻的尴尬局面。
那些严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进口石油的缺油国家,都会陷入新一轮的能源危机。而美国那边也是心中有火,一旦再拿自家高价的页岩油说事,在如今经济不稳的情况下,通货膨胀失控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。换句话说,特朗普手里的牌虽然不少,但美国的经济本来就不乐观,如果特朗普一不小心玩砸了,之前说的那些话可就会瞬间化为泡影。
所以,对于伊朗来说,这事儿真得小心翼翼。因为一不留神,他们就可能得罪全球,结果手里的牌从王牌变成“亡牌”的风险可真不小。
#热问计划#
北京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