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1》
昨天有茶在直播间跟主播聊天。
说起白茶他喝了不舒服(后来推测他是喝了劣质白茶,因而对所有白茶口诛笔伐)。
这位茶友说,白茶不杀青,茶多酚的含量高,他喝了胃不舒服。
于是我问他,那您喝绿茶胃舒服吗?
他说,他不喝绿茶。平时喝生普。
喝生普胃难受吗?
答,不难受。
茶友洋洋洒洒的这一通,简直是把茶圈的乱麻都揉在一块儿了,以我们家的主播粗浅的半年茶龄,自然,是解释不通这里面的关节点,以及,疏导不了这位茶友的情绪的。
毕竟,这位茶友的逻辑看上去严丝合缝,但凡研究茶叶研究得不是那么深入,基本上就会被绕进去,认可他的观点,成为他的盟友,转头来进攻白茶。
是以,村姑陈觉得,还是要来好好说一说,关于这位茶友的“乱麻阵”中的,
杀青,茶多酚,以及伤胃,这三个关键词。
图片
《2》
先来说杀青。
杀青是茶叶加工制作过程中的一道工序。
六大茶类里,绿茶,青茶,黄茶,黑茶,都在加工工艺里明明白白写着,要杀青,有杀青这个流程。
至于红茶杀不杀青,怎么杀青,我们另文再讨论。
总之就是,六大茶类里,明文规定不杀青的,唯有白茶。
既然其它的四类茶类都一定必须是要杀青的,那么,杀青的方式,自然就是五花八门,因地制宜,种类繁多的。
使用最多的,是“炒青”。
这个最简单,家里支一口铁锅,架起柴火,或者通上电,炒就是了。
手工西湖龙井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。使用第二多的,是“晒青”。放太阳底下去晒,比日光萎凋更加地暴晒。云南的生普在天气好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种杀青方法。下雨的时候也同样是炒青。在宋朝使用最多,但在当下使用最少的一种杀青方式是,“蒸青”。把茶青鲜叶放蒸笼里熏蒸,以达到杀青的目的。湖北的“恩施玉露”就是蒸青工艺的代表。还有一种“烘青”,大略是介乎于炒青与蒸青之间的一种改良派技法。利用高温烘干的方式,给茶叶杀青。部分地区的部分红茶,在天气不好的时候,采用这种方式萎凋,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杀青。
图片
图片
《3》既然大家都在用各种原料产生的工艺去杀青,这个神秘的杀青,究竟是要杀死谁呢?民间的理解,杀青就是去掉青味,去掉青味之后茶就熟了。白茶入市的最初,大约2019年之前,坊间流传着白茶青味重,伤胃的谣传,就是因为白茶不杀青。其实,这种想法太过于小白,太过于异想天开,太过于不懂茶了。杀青的真正目的,是杀死(钝化)一种叫做“多酚氧化酶”的物质。多酚氧化酶这种物质,在所有茶叶青叶中,都大量存在。它是一种什么东西呢,它是一种酶,它最大的存在价值,是氧化茶多酚。多酚氧化酶可以让茶多酚变少,减少,变成其它的络合物。一款茶叶当中有了多酚氧化酶的存在,有了它日夜不间断地氧化茶多酚,这茶叶当中茶多酚的含量,就会很低很低。但是,杀青这位杀手,它主要攻击的对象,就是多酚氧化酶。是以,一旦杀过青的茶叶,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,几乎就没有了,没有了多酚氧化酶的威力,这款茶当中的茶多酚,肯定含量是极高的。所以,杀青后的茶叶,茶多酚的含量才是高的,而不杀青的白茶,茶多酚的含量是极低的。尤其,白茶在长期储存当中,多酚氧化酶会日复一日地行驶着氧化的作用,一直不停地在氧化茶多酚,让它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少,让它的体积一天比一天小。到了20年之后,这款白茶中的茶多酚,含量只有干物质的百分之5以下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这就是老白茶招人喜欢的原因所在了。像2020年之前的那些老白茶散茶和老白茶饼,距今已经整整五年陈了,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,已经非常非常非常之低了。喝它,肯定不会有茶多酚带来的困扰。
图片
图片
《4》很多时候,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。人家不喜欢你的时候,醒着是错,站着是错,连呼吸,都是错。自2008年复兴至今,白茶,仍旧在茶圈里,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。一会儿,说你不杀青,茶多酚含量高,伤胃;一会儿,又说你不杀青,青味重,伤胃;过一段,又说你不发酵,茶多酚含量高,寒凉.....总之,那些讨厌白茶的人,怎么看白茶,都是是不顺眼的。无论如何都能找到锅,给白茶背上去。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其实,村姑陈入行白茶这十年来,正在日渐感受到,人们对于白茶的接受度,喜爱程度,在逐日上升。从原来的陌生,到接受,到喜爱,到离不开,到恨不得终生相依相伴。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变化。说明白茶的好,正在日益被发现,被肯定。平心而论,白茶它真的是一款很好很好很好的茶。新白茶的时候,鲜香醇爽,把最鲜爽的汤感,最鲜活的花香,最丰富的茶氨酸,全部奉献给我们。老白茶的时候,醇厚和美,把最浓郁的枣香,最深沉的药香,最质朴的木质香,最醇厚的汤水,最稠滑的包浆感,统统溶在那杯琼浆玉液里,滋养着我们。在白茶茶生的各个阶段,它尽最大的可能,用最好的方式,给到我们不同方位的补养。这样一位好朋友,为什么我们要讨厌它呢?只因为,它抢走了别的茶叶的市场份额么?可是,市场不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么?好的东西自然会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。不好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摈弃和淘汰。虽然当下那些直播间里,100块以下的茶卖得十分地畅销,从数据看大多数人都喜欢喝便宜茶。但是,历史永远是被少数人推动和创造的。那些大多数,只是,从众的沧海一粟而已。
图片
图片
《5》与其,掏空心思地来“黑”白茶,来给白茶找磋,不如,努力修炼好自己的内功。每一种茶类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气滋味口感,每一种茶类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。就像那黑得不能再黑的茶,汤水浑浊成那样,不是照样有一群吃薏米汤吃腻了的人去喝它么?所以,找到自己茶类的精准定位,找到自己茶类的用户群体,去好好发力吧。每一分努力都会有回报的。与其攻击别人,不如提高自己。练好内功,才是最好的进击。加油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北京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