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一纸信函甩向欧盟和墨西哥,宣布8月1日起对所有输美商品加征30%关税,金融市场瞬间大地震。
欧盟高层紧急开会却吵成一团,德国车企股价暴跌,法国喊打喊杀却悄悄推迟反制;墨西哥连夜派人求和,特朗普却在社媒狂言“税率可涨到50%”。
他故意选在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后出手,逼欧洲在中美之间“二选一”,这场贸易战的核心根本不是钱,是谁先眨眼。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“真实社交”上直接甩出两封信,一封给欧盟主席冯德莱恩,一封给墨西哥总统辛鲍姆。
内容只有冷冰冰的几行字:8月1日起,所有欧盟和墨西哥商品进入美国统一缴纳30%关税,没有谈判空间,没有缓冲期。
欧盟当场懵了,2024年他们对美出口额高达6300亿美元,墨西哥更夸张,7800亿美元的市场命脉被掐住喉咙。
特朗普列出的罪名直戳痛点:骂墨西哥“放任毒品泛滥、移民失控”,指责欧盟“搞不公平贸易、补贴新能源、给美国商品设高门槛”。
他算准了墨西哥不敢硬刚,因为75%的制造业岗位依赖对美国出口纺织业;更吃定欧盟内部分裂,27个国家各有算盘,反制投票根本凑不齐共识。
就在关税宣布前一周,特朗普还特意把德国车企老板们叫到白宫“喝茶”,暗示“在美建厂就能免税”,赤裸裸分化欧洲阵营。
墨西哥的反应印证了他的预判。
总统辛鲍姆嘴上说“不接受单边征税”,行动却火速派副外长飞往华盛顿协商,主动提出“过渡缓冲方案”。
欧盟委员会紧急视频会议开了3小时,法国财长勒梅尔高喊“必须反制”,德国经济部长却哀求“冷静谈判”,意大利和波兰直接沉默装死。
欧盟原本计划7月14日对美国牛肉和玉米加征报复关税,却临时以“技术原因”推迟,分明是怕刺激特朗普。
布鲁塞尔不是没准备武器。
2022年就通过的《反胁迫工具法》允许欧盟对“经济胁迫国”实施关税、采购限制、标准撤回等制裁,意大利外长塔亚尼还高调宣布“210亿欧元反制清单已就绪”。
德国第一个怂了:宝马、大众股价当天暴跌4%,因为它们在田纳西州和阿拉巴马州的工厂全靠欧盟零件输血,关税等于自断供应链。
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紧急提交报告:若真对美国反击,本土车企将损失45亿欧元订单,雷诺在得州的组装线可能直接关停。
荷兰首相吕特更悲观:“我们和美国打贸易战?这等于用番茄砸坦克!”
连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都承认,内部争吵焦点竟是“该不该为保护德国汽车业牺牲法国葡萄酒出口”。
特朗普趁势在社媒上连环施压:“欧盟只剩两周时间给出结构性方案”“否则50%关税已在路上”。
他甚至翻起旧账,指责欧盟“在乌克兰危机中搭美国便车”“在非洲抢能源项目”,字字诛心。
最狠一招是“点名分裂”,公开喊话匈牙利总理欧尔班:“你如果退出欧盟反制,我就给你单独免税协议!”
这场贸易战看似美欧对决,实则中国才是棋盘中心。
特朗普故意在关税清单里“漏掉中国”,却把矛头对准中欧产业链最紧密的领域:电动车电池、太阳能板、储能设备。
就在7月11日,欧盟委员会刚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,特朗普12日立刻对欧盟加税,时间卡得分秒不差。
信号再清楚不过:欧盟敢对中国动手,先挨美国一拳!
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暴露欧洲软肋:60%动力电池靠中国供应,比利时光伏组件30%来自中国,制裁中国等于自断产能。
特朗普还补一刀:“欢迎中国电池厂来美投资”,暗示美国可取代欧盟承接订单。
中国商务部淡定回应“理解欧方难处”,工信部更提议“中欧共建人工智能标准”。
这种冷静让欧盟更加被动,冯德莱恩的新闻官被记者逼问时,只能含糊其辞:“中国是重要伙伴…外部事务不该影响判断”。
特朗普转头就指控墨西哥是“中国商品走私通道”,扬言要斩断“中-墨-美转口贸易链”,把中国因素变成多国博弈的杠杆。
特朗普的关税大刀不只砍向大国。
7月15日,他突然对100多个“贸易小国”加征10%-50%关税,非洲国家莱索托的纺织品税率飙到50%。
这个贫穷国家90%工厂依赖对美出口T恤衫,关税生效意味着半数工人当天失业。
铜成为最大牺牲品。
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%关税后,纽约铜价单日暴涨2%,电动汽车成本每辆增加700美元,数据中心建设预算直接跳涨10%。
美国电线制造商Southwire紧急警告:“我们库存只够撑3周!”
特朗普给印尼“开后门”:只要承诺购买150亿美元美国能源和45亿美元大豆,关税就能从46%降到20%。
欧盟被逼出“生存本能”。征50%关税时,总统卢拉直接退回信函:“2024年美国对我们还有70亿顺差,要征税也是我征你!”
巴西全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里卡多·阿尔班补刀:“这纯粹是政治勒索,因为特朗普想逼我们停止调查亲美的前总统博索纳罗!”
这场全球贸易地震的震中,特朗普在“真实社交”上连发三条动态庆祝盟友内讧;
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苦笑承认:“跨大西洋贸易已经回不去了”;
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悄然登上热搜,上半年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12%,比美欧贸易高出2300亿美元。
北京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