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名乡镇干部,低保不但关系着千千万万困难家庭,也是大家非常关心话题和社会热点,从今天开始,我用最真实的工作实际让大家了解低保的全过程。
前面我们分享了现在低保审核过程中大数据的作用,许多网友留言,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大数据再精确再强大,如果申请人把所有财产都藏匿或者转移出去,大数据不就像停电的CT或者核磁共振了吗?
这个说法确实没错。
如果低保户把房产、车辆、银行存款、工商信息等等都转移到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其他亲戚名下,大数据确实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但是,这并不是说这样做就真的能吃上低保。
首先,民意难违
老话说得好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同一个村,谁家具体有多少存款这个不好说,但是谁家日子好谁家日子不好,这是明摆着的事情。
低保户名单天天在村里公示栏公示着,你敢瞪着眼睛说瞎话,群众一个匿名电话很快就会把你的瞎话揭穿。
其次,没病没灾没有刚性支出凭什么吃低保?
实话实说,现在只要愿意下力气吃苦,日子都不会太差,更不会缺吃少穿。
那为什么还有低保户呢?
很简单,不是低保户不愿意下力气吃苦,是因为大病、残疾你没办法下力气吃苦,或者家里其他人下力气吃苦挣的钱根本不够看病上学的支出。
所以,只要你没病没灾,你怎么可能没饭吃呢?
极个别的懒汉光棍汉也有,这个不是我们探讨的内容,因为都说了是极个别,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也根本看不到我们今天分享的问题。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原因,你敢不敢把真金白银换成别人的名字?
理论上,钱你可以不存银行,用油纸包好锁进抽屉里。
房子和车子,且不说你敢不敢换成兄弟姐妹的名字,且不说兄弟姐妹会不会耍赖,但房子你住不住,车子你开不开。你不可能说房子和车子都是兄弟姐妹借给你的吧?更不用说兄弟姐妹有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和亲和力。
总之,把房产、车辆、存款等财产藏匿和转移确实能避免大数据,但是实际上根本行不通,因为它挑战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生活逻辑,更是挑战真金白银面前的亲情和人性。
北京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