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作者为|乐乐
前不久的海浪电影活动里,好几个大型电影公司的高层都聊到了电影削减成本的事儿。中影的掌门人傅若清说,以后能卖10亿票房的电影,成本最好别超2亿。
这种在成本方面的实在做法,不光是削减制作经费,还会左右演员的挑选。有些资深明星由于经验丰富,通常要价更高,可“投入产出比”也许并不高。像汇集众多大牌的《酱园弄·悬案》,就是个例子,票房才3.75亿,成了今年暑期档亏损最大的影片。
当大家都在讨论电影导演圈已经换了新一代时,娱乐资本论发现,最近几年,电影演员也在悄悄换血,有些老牌演员的市场吸引力大不如前,而一些新面孔则成了票房新宠,像从未有过败绩的易烊千玺,部部作品都盈利的赵丽颖,还有在喜剧中甘当配角的范丞丞。
小娱参考了2023到2025年电影的赚钱情况(具体数据因涉及商业秘密不便透露),挑出了9位现在票房号召力不太稳的老牌明星,还有6位被证明能扛起票房的新生代演员,然后用贝叶斯算法算了算他们下一部电影大概能赚多少钱,给出了95%的赚钱范围和最可能的预期收益。
简单来讲,就拿易烊千玺这样的明星来说,娱乐资本论有95%的信心觉得,他下一部电影能赚钱的概率在25.1%至99.4%这个范围,最有可能达到的盈利概率大约是75%。
和影视剧比起来,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耗时更久,得到的市场反馈也更迟缓。再加上电影演员培养后继无人的状况,演员换代的速度也慢了不少。小娱整理这些数据,主要是想探究,以往那些大牌演员咋就没以前那么能吸引观众买票看片了呢?以后更讲究实际的电影圈,还能有哪些新面孔演员冒出来呢?
电影明星地位稳固,全因那份无可替代的稀缺特质。
老牌明星带动票房的能力日渐下滑,而章子怡的情况却尤为特别。即便她下一部影片赚钱的可能性仅三成多一点,可她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。
在《酱园弄》这部电影之前,她已经有七年没当过电影的第一主角了。上回戏份多一点,是在《攀登者》中演吴京的媳妇,但从剧情来说,那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,还被说成是“白白浪费了她的好演技”。
在《酱园弄》这部电影里,章子怡可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女主角。制片人大刘在圈内都直接说了:“要是没有她,这项目说不定根本搞不起来。这行里有些演员的真正作用就体现在这儿。有她在,项目就有希望;她要是不在,项目就彻底没戏了。”
电影《酱园弄》最后只收获了5.7分的豆瓣评分和3.75亿的票房成绩,这样的口碑和票房都不尽如人意,是否会让影视圈更质疑请章子怡出演的“值不值”?
实际上,更多时候她要是碰不到合适的角色,就会自己决定不接戏。论国民认可度和国际影响力,章子怡是无可替代的,这正是她的独特之处。大刘觉得,《酱园弄》没取得预期效果,对章子怡在影坛的地位影响不大,但她以后更可能往幕后发展,自己打造作品。听说,她现在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导自演的长片《游过海岸一百米》上,这个项目最近已经立项了。
在新生代电影演员里,像易烊千玺这样难以被替代的很少见。电影市场分析员小林直接说:“现在只有沈腾和易烊千玺能独自撑起票房,其他演员多少都得靠和其他人合作才行。”按几率来说,易烊千玺下一部主演的电影很有可能赚钱。
从《少年的你》到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,再到《满江红》和《小小的我》,易烊千玺演的每部电影都表现出色,他靠一步一个脚印,证明了自己在电影圈里能扛起票房大旗。
尤其是《小小的我》在今年的跨年档能收获超7亿的票房,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易烊千玺的出色演技和超高人气。前期宣传主打“易烊千玺不露全脸”这一亮点,后期影片的好评也大多围绕他演技上的大进步,这些都足以说明易烊千玺的重要地位无可撼动。
易烊千玺接下来还有几部电影要上映,包括毕赣执导的《狂野时代》、曹保平执导的《蛮荒禁地》、娄烨执导的《三个字》以及张艺谋执导的《惊蛰无声》。这些电影都是和有名的导演一起合作的,他在每部片里都演了性格完全不一样的角色。除了《惊蛰无声》是商业片,其他三部都很有艺术范儿,得靠他出色的演技来撑起整部电影。
产量虽高却起伏不定,根源在于喜剧演员后继乏人的难题
章子怡七年才当一回主角,可肖央和贾冰就厉害多了,作品一部接一部,全年各时段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。不过,这俩人也都有个麻烦:演的角色类型太单一,票房号召力也是时好时坏。
肖央刚凭借《老男孩猛龙过江》进入大众视野时,那喜剧人设就立得稳稳的。“肖央就像是沈腾、黄渤的低配版,在喜剧演员里算是长相偏年轻的,比贾冰岁数小。”小林说道,就因为他在喜剧领域这独特的定位,所以经常能拿到不少好资源。
《误杀》系列电影把一位隐忍坚强、为子女甘愿付出的父亲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,这成了他的一个经典代表。
不过,除了这两类影片赛道,肖央主演的其他现实题材电影都赔了本。去年中秋档的热门影片《祝你幸福!》票房才六千万,国庆档的《出入平安》票房刚到两千万就悄悄撤档了,今年上映的《阳光照耀青春里》和《人生会议》,肖央都是主演,票房连一千万都没到。
近三年里,肖央当主角(排名前三以内)演过的电影
2018年肖央执导的《天气预爆》票房惨败后,外界开始对他的导演水平产生怀疑,导致制片方对他信心大减。作为演员,除了《误杀》系列,他参演的其他影片大多并非出自一线制作公司。
小林觉得,肖央运气确实不咋地,“他演技不差,也没人说他是靠资源上位的,但可能运气差了点,跟80年代的周润发似的,拍啥都亏钱。其实他也没被资本晾在一边,但之前选过他的那些电影公司,可能之后就不太会考虑他了。”不过说实话,肖央想要重新得到制片方的青睐,可能得降价才行。
当下肖央还有两部电影没上映,一部是申奥导演的讲述境外人质如何逃生的《用武之地》,他在里面演一名驻外记者,感觉还是靠剧情撑场,主要靠题材吸引人和导演的实力。另一部是刚开拍的《1840》,说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儿,陈坤演的林则徐是绝对主角,肖央演的是主和派的清朝官员琦善。
小林说,和肖央情况差不多的还有贾冰,“贾冰能演的角色类型比肖央还少些,就像早年的吴孟达,做配角特别出彩,可要是让他挑大梁当主角,票房就很难有保证了。”
这三年里,贾冰一共演了八部电影,但只有两部的票房超过了亿元。按这样算的话,他下一部电影赚钱的可能性还是不咋高。
去年五一期间上映的《末路狂花钱》,靠着巧妙的宣传手段和满足了大家对喜剧的需求,成了匹小“黑马”,也让业内人看到了贾冰当喜剧主演的潜力。不过,这潜力也不是随便就能发挥的,首先得是东北风格的喜剧,其次角色得跟他的形象契合:那种既憋屈又实在,还带着点温情的老大哥形象。
贾冰最近三年里担任主角(排前三位角色)演的电影
前几年里,贾冰演的那些电影,大多都是评分没及格的小制作,制作方也不是啥大牌公司。他自己也知道,之前啥片都接,把名声给搞坏了。最近在《奇遇》的首映式上,他发誓说以后再也不接烂片了。
小娱之前说过,喜剧这东西特别依赖演员自身的吸引力,就像大家常拿“含腾量”来评判一部喜剧好不好笑。不过现在中国喜剧演员这块,出现了明显的青黄不接,底层有包贝尔在网大里混得风生水起,顶层则是沈腾独领风骚,可中间能撑起三四亿到十亿票房的喜剧演员却少得可怜。贾冰现在看起来有潜力挑起中小成本喜剧电影的大梁,不过他当主角的票房号召力,还得靠更多作品来证明。
以前当喜剧演员红得发紫的黄渤和徐峥,在尝试转型后,慢慢不再有那种独挑大梁吸引观众进影院的能力了。
小林觉得,黄渤要是去演非喜剧类的角色,其实优势并不明显。在导演了《一出好戏》之后,黄渤显然有意转变方向,不想再只当喜剧演员了。“他在《涉过愤怒的海》里演的父亲,换个人来演也未尝不可。《封神》里,因为他的出演,姜子牙这个角色多了几分幽默感。而最近上映的《戏台》,票房号召力主要靠的还是陈佩斯。”
《逆行人生》上映后,徐峥陷入了巨大的舆论风波,大家对他演小人物的剧情不再买账,这也让他未来很难再撑起电影的票房。
邓超以前也是靠演喜剧出名的,可这几年他带动票房的能力大不如前了,《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》才1亿票房,《胜券在握》也只有2.04亿。大多数时候,制片方如果有别的选择,一般都不会先找他。不是因为他演技差,而是他露面太多了,观众对他都失去新鲜劲儿了。今年国庆档他主演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,将会是检验他演技和票房号召力的重要时刻。
近年来在喜剧圈里,范丞丞作为新生代演员挺受大家欢迎的,他演的喜剧电影票房一般都挺好,在片中常扮演配角,却能与主角配合得十分自然。
2023年,在电影《了不起的夜晚》中,他甘愿增肥、贴上胡子扮丑,相关片段在短视频平台走红。之后,他主演的《人生路不熟》在五一档收获了11.84亿的票房。到了2024年,范丞丞在《飞驰人生2》里扮演了沈腾的徒弟,再加上他在综艺节目中的亮眼表现,一度被看作是下一代喜剧的接班人。不过,作为常演喜剧配角的他,想要独自撑起票房也颇具难度,预测他下一部电影的盈利可能性大约在六成。
去年范丞丞在《小巷人家》里因演技问题被网友热议,今年国庆档的《浪浪人生》就成了他能否继续当好“喜剧配角”的重要考验。
自己导演自己演的更新换代:姜文让位,贾玲大鹏接棒
电影演员更新换代时,有一类演员转型成导演的现象不容小觑。
在新生代里,贾玲和大鹏是两个最有代表性的。
从《你好,李焕英》再到《热辣滚烫》,贾玲用作品证明了自己当导演又当主演的强大吸金能力,成了票房破百亿的女导演。她在这些片子里,总能塑造出贴合自己的角色,用真心实意的演绎,让更多普通观众为之动容。
她导演的新片《转念花开》拍完了,这部讲反传销的故事,再加上她和张小斐再次联手,赚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。
大鹏从拍了《煎饼侠》之后,就走上了既当导演又当演员的路子。最近三年,他主演的《保你平安》《第八个嫌疑人》还有《年会不能停》这三部电影,票房都挺稳的。他在导演方面的本事也越来越被大家看好,今年暑期档的《长安的荔枝》更是被大家夸为他的成熟作品,他自己也说过,这部电影至少“不会赔本”。
身为“草根出身的明星”典范,大鹏演那些带点搞笑的小人物时特别受观众喜欢。接下来他还有新动作,《保你平安2》都公布了,《年会不能停2》也开拍了,以后他说不定还能创下更高的票房纪录呢。
这个暑假电影档期里,姜文被证实对观众的吸引力在慢慢变弱,票房号召力大不如前。
拍完《太阳照常升起》这部电影,姜文就不再当别的导演电影里的主角了,而他自导自演的电影又很有他自己的风格,所以“姜文电影”这四个字,一度成了吸引大家走进电影院的关键招牌。
可《你行!你上》的票房最终没破亿,这似乎在说明,“姜文式电影”如今对观众的吸引力大不如前,票房号召力变弱了。那些想在电影里找寻更多黑色幽默和政治影射的观众,也没能如愿以偿。往后看,要是姜文自导自演的电影还是抓不准社会情绪的脉搏,那赚钱的可能性就让人捏把汗了。
制片人大刘跟娱乐资本论说,姜文和葛优都碰到了同样的难题,他俩都六十好几了,现在市场上没啥主要角色适合他们这个岁数的演员了。
黄晓明这个人也挺有分析价值的。作为演员,他上一部能证明自己能扛起票房的主演电影,还得追溯到2019年的《烈火英雄》。但最近三年里,他主演的《最后的真相》和《戴假发的人》票房都没过亿,就连《阳光俱乐部》定档后又撤档了。
大刘说:“他当演员后,很少能在大制作电影里当主角了,不过他自己开了公司,是老板呢。就像《阳光俱乐部》,他就是联合出品人之一。所以啊,别光用演员的眼光去看他能不能带动票房,得用操盘手的思路来看。”
在大力提倡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的当下,“价格合适效果又好”会成为演员的突出竞争力吗?
看今年票房高的那些电影,能不能抓住当下人们的情感,让全国观众都有共鸣,还有导演的水平咋样,这些都决定了一部电影能有多好。“制片人负责赚钱那块儿,导演呢,基本上得把艺术这块儿搞定。演员嘛,演好了就是加分,不拖后腿就是他们的本职。”大刘直接这么说。
用AI来画图 娱乐财经趣谈
当演员演得不好时,可能会被观众当成吐槽对象,但就算演得好,也未必能直接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看片。这时候,演员的片酬和他们能带来的票房提升是否划算,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影制作方重点考量的因素。
现在,赵丽颖还是那个“性价比”超高的演员,在《第二十条》里她演的郝秀萍有不少亮眼表现,成了短视频里火出圈的剧情片段。而且她主演的中小成本电影《乔妍的心事》和《向阳花》都赚了钱,目前这些电影都回本了。
“赵丽颖在那些拿过视后奖项的演员里,算是转型特别成功的,甚至可以说是现在最成功的。她参演的电影,票房至少能冲到两亿上下。”小林跟娱乐资本论这样分析说。
还有啊,金晨演完《孤注一掷》后,和剧里的搭档孙杨一起拍了《“骗骗”喜欢你》,这部电影在跨年期间上映,赚了4.45亿,算是现在少有的能赚钱的爱情电影了。不过小林觉得,这不能说明金晨一个人就能撑起票房,《“骗骗”喜欢你》能成功,主要是因为跨年时候大家爱看爱情片,再加上她和孙杨搭档效果好。“我觉得像刘浩存、钟楚曦她们,以后还有机会拿到更高的票房,但金晨的话,我感觉她的发展也就这样了。”
大刘聊完电影演员市场后感慨:“如今中国电影有个更棘手的问题,就是演员青黄不接,很多时候制片人想找个合适的演员都难。”另外,演员们也面临困境,市场上项目类型太相似,这正加速消耗着他们的演艺生涯。“像近两年冒出来演技不错的任素汐、蒋奇明,接下来几年,你会在好几个项目里频繁看到他们演差不多的角色。”
自出演《驴得水》起,任素汐踏入大银幕已有九个年头,她凭借出色的演技多次担纲电影女主,但票房号召力时高时低,暑期上映的《无名之辈2》票房才5100万,2023年她主演的《意外人生》更是只有429万。据估算,她下一部电影赚钱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一。
小林对娱乐资本论说,近两年里,有好几家大公司看好的年轻演员,在参演热门大片前后都陆续碰上了舆论风波,以后这些公司在挑选和培养年轻演员时会更加小心。
和电视剧相比,电影明星的更新换代好像没那么快,但最近三年里,观众的口味变了,演员圈里也明显多了些新面孔。以前那些演技好、被大家看作是“中流砥柱”的大牌演员,现在钱没那么好赚了,性价比也不再是他们的优势。电影行业要想持续发展,除了导演要更新换代,还得培养更多不同类型、不同价位、不同观众群体的演员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北京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